2021年6月12日 香港電台知識會社e個世界節目內容
Table of Contents
iOS 15 重點新功能
Apple在WWDC21上發佈iOS 15的更新,支援iPhone 6s等機型的更新,亦有一些 iPhone XS或特定機型獨有的功能。iOS 15在FaceTime 中加入了SharePlay功能,令用家可以透過FaceTime與親友一起聽Apple Music音樂及共同觀賞電視節目和電影,亦可以瀏覽同一個iOS 畫面。Apple 更推出SharePlay的API版本,令此功能可以支援第三方軟件。另一項新功能Live Text 即時文字功能,只需利用 iPhone 內置相機 App 照想要辨識的招牌、食譜、店內Wi-Fi密碼等進行拍照,當拍攝完成後,透過手動選取就可以立即自動辨識各種字體,可令用戶感覺更直覺化及方便。iOS 15的更新中,Apple Wallet可以加入更多品牌的車匙、家中防盜鎖的匙卡、以至去旅行時酒店房間的匙卡也可以放進Wallet 內。Apple一向十分重視用家的私隱,在iOS 15 中提供「郵件隱私權保護」防止寄件人得知郵件是否被開啟、另外亦會隱藏 IP 地址,寄件人就無法從 IP 地址得知使用者地點,便無法對使用者進行分析。「App 隱私權報告」功能也會顯示過去7天App曾使用相機、麥克風、定位、通訊錄或照片儲存等記錄。Siri 語音檔只會儲存在裝置內,防止資料外洩。當中一個最特別的功能是「數碼資料傳承功能」,萬一不幸有家人離世,早已選定的聯絡人只要提供家人的死亡證明就可以取回家人在iCloud 上的所有資料。iOS 15 的開發者現時已向軟件開發者提供beta 版本,而公眾試用版則於7月提供給 iOS 用戶。
Instagram 負責人爆演算法內幕
不同的社交媒體App都有自己一套的演算法,但甚少有App會公開自家演算法的細節,不過最近Instagram 的負責人Adam Mosseri就在官方網誌中解釋了Instagram演算法的運作模式,包括在動態消息(Feed)、探索(Explore)和短片(Reels),都有各自獨立的演算法,且會依據用戶的用法各自調整。Mosseri 指演算法的重點會在用戶追蹤的對象,IG Stories會以用戶的朋友為主,演算法會根據內容資訊、發帖者和用 戶的喜好去收集「訊號」,包括帖文的受歡迎程度、發表時間、影片長度和標記地點。Mosseri 也透露,IG 會避免太多同一個用戶的貼文連續出現。如果想「改善」自己接收到的內容,Mosseri 建議用戶可以採取三個步驟,第一是篩選追蹤的對象,第二是直接「噤聲」(Mute)不感興趣的對象,第三是直接對不喜歡的貼文按下「不感興趣」(Not Interested),而不是單純地略過。
Tiktok要你樣要你聲
最近有外媒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撤銷 TikTok 和 WeChat 禁令的前幾天,TikTok 靜悄悄地改變美國用戶的隱私權政策,允許收集用戶臉部及聲紋等數據,用於投放廣告和分辨用戶群組之中。TikTok 在更新版的美國的私隱條款中特別受到關注,他們可能會在用家的使用過程中,收集圖像和聲音內容,其中就包括容貌和聲紋數據,可以用作特別影片效果、內容審查、所屬人口群組分量以及內容及廣告推薦等等。類似的資料收集在不少社交媒體上都有進行,不過特別指明容貌特徵和聲紋這些生物識別數據就比較罕見。TikTok 發言人稱,無法提供收集生物識別數據計畫的更多細節,也無法說明該計畫如何與目前或未來的產品相結合。早前 TikTok 遭到美國用戶集體訴訟,稱 TikTok 收集非常敏感的個人資料,追蹤用戶並進行精準的廣告投放,並於今年 2 月 28 日 TikTok 母公司字節跳動最終同意支付 9200 萬美元和解。
HBO Max年底前推出
早前WWDC21 的Keynote 發佈會中,Apple 公佈全新的SharePlay功能,讓用戶可以透過FaceTime與親友一同觀看串流平台的影片內容,其中支援的一項服務就是在去年5 月底與美國率先推出的HBO Max。日前,華納媒體宣佈曾負責 Disney+ 東南亞推廣的 Amit Malhotra 出任 HBO Max 東南亞及印度董事總經理。同時提到會將 HBO Max 服務擴展到亞洲地區,當中更指出首批地區包括香港、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南韓等。雖然沒有提及HBO Max 在香港的實際推出時間,但就表明在2021 年年底前於全球61 個市場推出的目標。現時HBO Max 在美國提供10 和15 美元兩種價位的服務,前者用戶需要觀看廣告,未知類似的收費模式會否在亞洲市場提供。相比起現時在香港提供的HBO Go 服務,HBO Max 支援4D HDR 畫質和擁有更多的影片選擇。
Payme騙案要小心
騙徒的手法層出不窮,最近就有人報案揭發,有騙徒假冒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發出「網絡釣魚」短訊,誘騙市民點擊進入偽冒銀行網站的連結,輸入帳戶資料及密碼,騙徒其後再將受害人戶口內的款項提走。警方指出,騙徒大多會假扮受害人朋友或電子支付平台職員向其騙取個人電子支付平台的一次性密碼和交易密碼,及後登入該電子支付平台戶口並將存款轉走。騙徒又會向受害人發出釣魚電話短訊,指其電子支付平台PayMe戶口出現異常,誘騙受害人按內附的連結進入假網站,騙徒其後再將受害人戶口內的款項提走。由於短訊透過滙豐銀行的電話號碼發出,令人不虞有詐直接點擊,其中一名六旬男子更因此損失$275 萬港元。
Apple Car有望?有排望
去年12月開始就傳出Apple有意打造自家電動車「Apple Car」,並預計2024年推出。近日有外媒報道,Apple 已聘請寶馬(BMW)電動車前高層Ulrich Kranz,其曾於寶馬(BMW)服務近30 年,但目前並未透露其是否參與Apple Car 計劃。報道指Ulrich Kranz 加入Apple 後將直接向Apple Car 計劃負責人Doug Field 報告,而這位負責人亦曾在過去於Tesla 負責Model 3 的開發和生產。Apple要進軍電動車市場的消息曝光後,便陸續傳出與多家車廠商討合作協議,像是南韓的現代汽車及LG電子與加拿大汽車零件製造商麥格納(Magna)的合資公司,未來有可能為蘋果生產及組裝Apple Car。Apple 亦從電動車業聘請不少人才,更在加州測試了自動駕駛軟件,相信Apple Car的推出是指日可待。
網上直播重溫: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2/programme/KnowledgeCo/episode/754306